十卷本的《黑龙江通史》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由跨地区、跨单位、跨学科的众多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历时八年,终于问世,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文化盛事。目前,虽然国内已经出版的各种地区史、地方志类成果很多,但是像《黑龙江通史》这样集复杂性、敏感性、高难度和超强现实意义于一身的却不多见。
说其复杂,是因为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边疆,内外关系以及各种问题、矛盾错综复杂。历史上曾受到俄、日帝国主义势力侵略蹂躏,大片国土丧失,深陷于世界风云旋涡,承受着国际关系演变和国内外历史变迁复杂性的磨炼。
说其敏感,是因为黑龙江地区民族数量多,政治参与度高,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之大非一般省区可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争议问题,以及其他领域历史上产生的争议问题,其中有些敏感性很强。
说其高难度,是因为黑龙江通史研究属于相关领域的薄弱环节,基础差、资料少、空白多、要求高,没有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精神很难圆满完成。
说其具有超强的现实意义,是因为黑龙江省由于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和大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作为通过东北亚联结世界的重要窗口,黑龙江省在加强对俄对日工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国家新设的6个自贸试验区之一又落户黑龙江,开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以古鉴今,总结和利用宝贵的历史经验指导未来发展的必要性,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正是在新时代新使命的召唤和文化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大的形势下,《黑龙江通史》应运而生,它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文化自信,回应着时代的需求。
《黑龙江通史》全书的框架设计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系统,跳出了单纯地方史、区域史的层次,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史的高度,把黑龙江史作为中国通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待。在研究范式和理论方法的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摒弃了学术研究领域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方式,积极挖掘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传统与治学理念。
针对资料不足的问题,课题组着力依据考古学的科学方法,努力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充分发掘新史料,充分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许多新史料的第一次使用,填补了以往研究空白,加强了黑龙江历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同时也增强了全书的说服力。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黑龙江通史》不仅有历史过程的叙述,而且有理论层面的分析和思考。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论是涉及国内的、民族的,还是涉外的、敏感的,都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在严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作者的看法,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全书的学术视野和理论水平,很好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的精神要求。
在《黑龙江通史》问世的过程中,相关出版单位也功不可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一家充满活力的出版社,他们时代意识强,作风扎实,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大胆探索,做出了大量工作,由他们来出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推出的这项有分量的大型成果,可谓强强联合,相得益彰。这种成效显著的合作模式不仅为文化强省,而且为文化强国、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实事。在此,祝愿这部重大成果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也祝愿强强联合的路子越走越宽!
(作者:武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